【品橙旅游】去過騰邦集團創始人鐘百勝辦公室的人可能都對墻上的兩把大刀印象深刻。據說,鐘百勝自幼習武,數十年來盡管工作繁忙,但只要人在深圳,清晨五點他總會在河畔揮舞起春秋大刀。公司內部人士說,心情好,鐘老板還會組織高管一起舞刀弄棒。
鐘也曾對媒體表示:“崇尚武德的實質是社會公正原則。騰邦賺錢可以慢一點、少一點,但是每分錢都要賺得堂堂正正?!?/p>
似乎一語成讖,當開始激進、甚至走偏時,騰邦國際也走上了末路。5月31日, *ST騰邦(300178)名稱變更為“騰邦退”,并進入退市整理期。6月21日,最后一個交易日,騰邦退正式告別主板。
據此前騰邦退發布的《關于公司股票進入退市整理期交易首日的風險提示公告》,公司股票預計最后交易日期為6月21日。首個交易日無價格漲跌幅限制,此后每個交易日的漲跌幅限制為20%。5月31日,騰邦退跌幅高達61.25%,總市值不到2億元;6月21日,騰邦退的股價永遠停留在0.20元,總市值1.23億元。而在其巔峰時期,騰邦總市值高達300億元。
持有騰邦國際的3萬多投資者黯然流淚。
圖片來源:同花順
騰邦的賭性文化
“8”對于廣東人來說,意義非凡。正是在1998年,嗅到機票代理業務這個大風口的鐘百勝毅然丟掉了“金飯碗”,在深圳的華強北創立了騰邦國際商業服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騰邦國際”)。
騰邦國際是騰邦集團旅游業務板塊企業,原名深圳市騰邦國際票務股份有限公司,是深圳地區主營機票代理銷售的企業。
據騰邦內部人員透露,在創業初期,鐘百勝“吃了很多苦”“甚至為了事業下跪”,所以“事業成功后,特別喜歡刷存在感”。
具體故事是什么現在難以還原,但通過這些也可以看出鐘百勝的性格:目標明確,不達目的不罷休。而這也為今后事業的走向埋下了伏筆。
當時的票代還處于群雄逐鹿的時代,門檻低,想要獲得高一些的利潤必須成為行業老大,為此,騰邦國際在當時開啟了大規模的收購行為,數據顯示,僅2007年-2008年的兩年時間內,騰邦國際就完成了對8家票代公司的收購。
?攝圖網
不僅如此,在收購這些同行競爭對手時,騰邦國際還屢屢上演了“蛇吞象”式的收購行為。例如,騰邦國際于2007年時收購的航程航空、天鴻航空、時訊達三家票代公司的銷售規模都遠大于騰邦國際,但由于這三家公司現金流出現問題,導致負債率居高不下,均被騰邦國際一舉拿下。而騰邦國際為了實現自己的擴張目標,不惜連同債務一并買入。收購完成后,騰邦國際的負債總額增加了3353.87萬元,增長137.55%。
有業者分析說:“當時騰邦國際的這種大規模收購是為了上市,但實際上也是一種‘賭’,一旦騰邦國際無法通過收購來獲得行業的第一話語權,那么這些收購的項目最終就會拖垮自己。好在,當時騰邦國際賭贏了,只是這種‘賭性’,未來也成為了騰邦國際的一種企業文化?!?/p>
此后,騰邦國際以航線運營切入旅游市場,并于2008年6月收購深圳市新金鑾旅行社有限公司,將其更名為深圳市騰邦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將觸角延伸到旅行社業務。也終于實現了當初定立的目標——上市。
2011年,騰邦國際成功登陸了資本市場,成為了當時的“票代第一股”。之后隨著業務的擴展,騰邦國際營業額和市值也一路飆升。2012-2017年,騰邦的營業收入一路從2.58億元攀升至35.3億元,凈利潤也在2017年達到2.84億元,并實現連續六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這幾年的發展中,還有一個“小插曲”。2014年,華南第一大、國內第三大機票代理商縱橫天地電子商旅服務有限公司的創始人陳澤良突然離世,這也使得一個橫跨航空服務、旅游、貿易和金融等多元領域的商業大廈瞬間傾倒,其原有業務遭到同行瓜分,握有代理商資源的員工成了香餑餑,尤其是國際機票部90%的員工在離開縱橫天地的第二天便辦理了入職,新東家是上市公司騰邦國際。
“他們的到來一方面是帶來渠道與業務,同時,也進一步加深了騰邦的‘賭性’?!毕嚓P人士表示。
有人形容,陳澤良的發家史,頗為傳奇,但其實就是上世紀80年代廣東地區商人的典型“翻滾術”:不停地借錢、不停地還錢,然后不停地滾。這種“翻滾術”賭的是膽量,撐過去了,就可能走向巔峰。
現在騰邦國際也是這樣——撐過去是巔峰,撐不過去就是滅亡。
旅游圈中的大鯊魚
2014年,騰邦國際以1.95億元收購B2B2C模式的在線旅游公司欣欣旅游,5月12日,騰邦國際又發出相關公告,確定終止對深圳市喜游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喜游國旅”)重組項目,擬聯合其他投資方以總金額不超過人民幣2億元資金對喜游國旅進行增資。
?攝圖網
2014年7月,騰邦又與深圳市前海梧桐并購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設立面向騰邦國際主營業務旅游及互聯網金融相關領域的專業化投資管理公司——深圳市騰邦梧桐投資有限公司(簡稱“騰邦梧桐”),注冊資本1000萬元,其中騰邦國際投資490萬元、前海梧桐投資510萬元。
自此,騰邦國際于2014年底確立了“旅游×互聯網×金融”戰略,旅游圈里時不時就可以看到騰邦國際圍獵的身影。在騰邦國際的官網首頁,“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集團之一”的頁面循環播放,而布局旅游全產業鏈環節,就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途徑。
在2015-2018年,騰邦國際成為名符其實的“旅業收割機”。
2016年投資八爪魚在線旅游,加碼B端在線市場。2017年12月,騰邦國際以1000萬美元參與收購馬爾代夫水上飛機公司,開拓境外旅游資源。2017年1月,騰邦國際子公司騰邦旅游以5200萬元收購捷達旅游52%股權,布局出境游批發。2018年2月收購深圳寶中,布局目的地資源和線下網點。2018年6月增持喜游國旅獲得控股權,并在7月17日宣布收購北京九州風行旅游股份公司(后不了了之)。10月11日再次出手并購擬通過鼎昂投資買入巧趣文化60%的股權,切入主題公園行業……
而前海梧桐也據此成為了基金公司里的“明星”。據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12月,前海梧桐總部基金管理規模達56億,投資了93個新經濟企業,其中包括騰邦國際在內的旅游企業3家。
在最輝煌的時候,騰邦也開始“起高樓”。據稱,騰邦集團位于福田保稅區的產業園區里,高樓林立,屬于騰邦集團的有三棟大廈加一座倉庫?!稗k公樓層每層都有按摩椅,此外還有紅酒酒窖、大倉庫……這些硬件后來成為了考察線路,一有外省市客戶來,我們就會帶他們到產業園參觀考察?!鼻膀v邦國際工作人員對品橙旅游透露。
此后,騰邦國際借助大交通的切入優勢,又看上了出境游這片藍海。并完成了線上線下、國內外一系列布局,2017年,騰邦梧桐總經理趙聞晟曾表示,騰邦國際要構筑“以機票為入口、以旅游為核心、以金融為翅膀、以互聯網為手段的大旅游生態圈”,并“已在全國范圍落地了四大產品中心,鋪設了近千家門店,預計三年內實現萬家門店之目標”。
但從營收規模來比較,騰邦國際還難以和眾信、凱撒等批發商相媲美。根據財報數據,2017年,眾信旅游、凱撒旅游實現營收120.29億元、80.45億元,騰邦國際總收入35億元,其中旅游(旅行社)業務收入占比約74.3%,達到26億元。
對于騰邦的“叫好不叫座”,當時有分析認為,騰邦本身的旅游基因并不豐富,作為上市公司,投資并購能快速擴大規模和提升財務數據,但是旅游鏈各個環節的打通還需要有力的運營能力。尤其是騰邦旅游布局的出境游市場,玩家眾多,獲取目的地資源投入大而且擴張慢,而他們在門店布局又入局滯后……
更為可怕的是,大舉并購導致騰邦國際的資金壓力與日俱增,而這也直接體現在大股東所持股和實際控制人所持股的高比例質押上。據騰邦國際2018年9月18日公告,公司實控人鐘百勝質押比例已達到100%。大股東之一騰邦集團累計質押狀態的股份占其所持有騰邦國際股份的77.88%,占騰邦國際股份總數的 22.37%。
騰邦國際企業圖譜
?來源:企查查
關鍵的一年
2018年是騰邦國際發展的轉折點。在此之前,所有一切都看上去亮麗光鮮;在此之后,騰邦原形畢現。
除了旅游,騰邦國際還不斷在非主營業務試水。如P2P。這也是為什么,一些人將騰邦國際看成是“金融公司”,而非旅游公司的原因之一。
2014年,騰邦國際宣布設立騰邦創投公司,開展P2P網貸業務。當時,騰邦正春風得意,手握第三方支付品牌——深圳市騰付通電子支付有限公司,小額貸款品牌——深圳市前海融易行小額貸款有限公司,而且上述品牌均在2013年度獲得了良好的收益。通過創建騰邦創投,騰邦國際的金融板塊進一步擴大與完善,騰邦國際線上金融領域的版圖也得到進一步擴張。
?攝圖網
隨后的幾年,騰邦國際在這一業務領域收獲頗豐,2018年,騰邦國際70%利潤來自小貸業務。
但是伴隨著資管新規及金融去杠桿的實施,騰邦此前數年堆積的風險逐漸開始暴露。2018年騰邦國際財報顯示,實現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1.68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0.8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后的凈利潤為3102.88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85.08%。
隨后,騰邦國際實控人股票被平倉、拖欠員工薪資、債券違約、騰邦梧桐基金的兌付艱難等等問題猶如多米諾骨牌一般逐個倒下,引起市場恐慌。
2019年8月9日,騰邦國際5家子公司收到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發出的《關于終止客運銷售代理協議的通知》。這對于以機票起家的騰邦國際來說是動搖根基的大事。有消息人士表示,當時,騰邦國際只需出資1700萬元即可恢復業務,無奈卻拿不出這些錢。
自2018年底出現資金鏈風險以來,騰邦國際不僅受累于大股東騰邦集團和實控人的債務風險,且公司治理和經營策略上的弊病也集中爆發。雖然公司在2019年8月引入中科院為實控人,但因種種原因,中科院在2020年5月又宣布退出,實控人身份重歸鐘百勝。據媒體報道,中科院入局后發現,騰邦國際主要的問題是“缺錢”,且對科研沒有興趣。
2019年,騰邦國際迎來了上市以來的首度虧損,虧損金額高達近16億元。其中,因子公司喜游國旅被判斷為失控,騰邦國際補充計提了商譽減值準備4.2億元。加之其他減值項目,合計導致騰邦國際2019年的凈利潤減少了9.75億元。
大廈將傾
在中科院退出之際,鐘百勝的真實身份也被揭開。這位習武之人早在2011年9月就已成為香港居民,但其一直未及時申報注銷在內地的戶籍,長期以境內居民身份向金融機構巨額融資時提供個人無限連帶擔保。在騰邦出現債務危機后的2019年1月初,鐘百勝換領了新的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證,并以此于2019年3月向深圳公安局福保派出所注銷了中國境內戶籍。
?攝圖網
按照證監會修訂后的《上市公司治理規則》規定,鐘百勝的行為已明顯涉嫌虛假陳述。
此外,據媒體調查,在與騰邦國際有債務關系的前五大公司,均在香港注冊,股東信息等均未詳細披露。從欠款原因看,這5家公司以貨款名義對騰邦集團欠下17.95億元。一些賬款因公司破產很可能無法收回。而應收賬款客戶與騰邦集團之間也存在直接或間接的聯系,應收賬款總額高達57億元。
在旅游板塊中,騰邦國際面對的也是一本亂賬。
2020年1月26日晚間,騰邦國際發布公告,宣布公司及控股子公司騰邦旅游因無法清償債務,分別被債權人申請破產清算。
2020年5月7日,在騰邦國際董事會第三十次會議中,騰邦國際宣布了應對喜游國旅“失控”的應對方案。一是免去騰邦國際總經理喬海的董事職務,并將其解聘,改由段乃琦任總經理;二是審議通過了《關于子公司改組的議案》,擬召開喜游國旅的股東大會并改組董事會,由段乃琦、鐘百勝和顧勇組成新的董事會。上述三人,分別為騰邦國際執行總裁,騰邦國際董事長和原實際控制人,騰邦國際財務總監。
而據喬海所述,上市以來,騰邦國際累計對外投資超過十億,均為長期股權投資,沒有任何短期收益,嚴重擠占了公司的流動性,董事長鐘百勝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另一方面,喬海也明確表示旅游集團(含喜游國旅)由鐘百勝直接管理。
這時,喜游國旅創始人、董事長,騰邦旅游CEO史進也公開露面大倒苦水。他告訴媒體,自2020年4月20日喜游國旅失控公告發布以來,騰邦國際方面始終無人出面與喜游國旅接洽。
此后,雙方的關系急轉直下,甚至出現了不讓史進進入騰邦國際辦公大樓的局面。
進入2021年,騰邦國際更為被動。根據2021年的審計報告,會計師事務所指出,騰邦國際在2021年度中存在內控失效、應收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融易行資金占用款余額較大且尚未收回,審計范圍受限、以前年度處置多家子公司股權決策程序文件未補齊、函證程序未能有效實施、無法確認資產減值準備計提的合理性充分性等情況。未見公司內部控制有加強管理,人員流失大,風險存疑。
更為要命的是,曾經的“會下金蛋的鵝” 騰付通的支付牌照于2021年12月31日到期,續展中止審查。由此,12月14日,騰邦國際旗下P2P平臺騰邦創投發布了退出程序終結公告。
2022年第一季度騰邦國際業績報告顯示,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0.65億元,同比下降86.4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46億元。
大江東去
騰邦國際大廈將傾之時,我們要歸因為什么呢?機票提直降代、無序擴張、金融監管、疫情引發的經營不善?
?攝圖網
這些原因都有,但其實最根本的還是領導者的性格所帶來的禍患。為了快速擴張不擇手段,喜歡走“捷徑”,講故事畫大餅,最終害人害己。
不過,雖然騰邦國際退市,但其并不是完全結束了征程,進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后,雖然騰挪空間有限,但企業畢竟還有一絲希望。
如2019年7月從A股退市的眾和1(*ST眾和、眾和退,400072),而后在全國股轉系統(新三板)掛牌,憑借新能源概念從2020年12月11日起,連續48個一字漲停,價格從0.44元暴漲到3.7元。2022年,眾和1繼續走高,4月,眾和1發布2022年第一季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116,445,418.54元,同比增長16.7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79,549,126.76元,同比增長162.04%。截至到5月底,眾和1股價累計漲幅已達960%。
騰邦國際能否也實現翻盤?恐怕不容易,畢竟兩大支柱都有所折損。一方面是旅游行業受疫情影響打擊頗大,另一大支柱——金融,不僅牌照被收回,聲譽也有待恢復。更重要的是,如果掌舵人的風格不改,一切都是空談。
不過早就與旅游業漸行漸遠的騰邦國際對于旅游行業的影響已不明顯。有業者對品橙旅游表示:經過三年的稀釋,騰邦國際的影響力越來越弱,其門店早就改換門庭,疫情加內耗,騰邦國際近三四年沒有真正開展業務。特別是在疫情已然平穩、跨省游逐步恢復的階段,大家的關注點主要還是復工復產,某一個企業的影響已無足輕重。
在騰邦國際退市之際,曾經的“武人鐘百勝”完成了他的人生蛻變。當他再次揮舞著他的雙刀之時,是否還能說出那冠冕堂皇的說辭?或者,那雙刀一直不過就是,擺設。(品橙旅游Lisa)
【鄭重提醒】本文為品橙旅游獨家原創內容,如需轉載請加微信:Pc18611752735 獲取授權,并注明來源,否則視為侵權。
轉載請注明:品橙旅游 » 市值縮水300倍,騰邦國際從票代第一股到一地雞毛